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进气管路布置结构,属于发动机配件技术领域。为了解决现有进气管路的进、排管路接口均在发动机同侧带来的占据空间大且整车松散的问题,提供一种发动机进气管路布置结构,该结构将进气管路安装在发动机的两侧,节约了布置空间,使整车布置更加紧凑。该进气管路布置结构,空气滤清器位于发动机的一侧,打气泵安装在发动机的一端,增压器安装在发动机的另一侧,空气流量计安装在发动机缸盖罩顶的上方,空气滤清器的出气口安装有连接管,连接管上设有分支接头,连接管通过管道与空气流量计连接,空气流量计通过管道与增压器连接,分支接头通过管道与打气泵连接。
公开号:CN214330777U
申请号:CN202021988212.2U
申请日:2020-09-12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刘洪德;李善付;李春胜;姜文锋;张慧奇;窦莹;倪国志;宋世雍;李尧文;薄纯真
申请人:Shandong Huayuan Laido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o ltd;
IPC主号:F02M35-10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进气管路布置结构,属于发动机配件技术领域。
[n0002] 进气管路是发动机进气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为发动机提供清洁、干燥、充足而稳定的空气。对于增压发动机,增压器进气口需要连接空气流量计和空气滤清器,分别用于进气流量的测量和发动机吸入空气的过滤。
[n0003] 增压发动机的增压器进气管路连接有空气流量计和空气滤清器,排气管路连接有尾气处理器,进、排管路的接口均在发动机的同侧,尤其进气管路串联的空气流量计和空气滤清器,相对整机向外的空间占据比较大,不利于整车的紧凑化设计。
[n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进气管路的进、排管路接口均在发动机同侧带来的占据空间大且整车松散的问题,提供一种发动机进气管路布置结构,该结构将进、排管路安装在发动机的两侧,节约了布置空间,使整车布置更加紧凑。
[n0005] 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进气管路布置结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n0006] 一种发动机进气管路布置结构,包括空气滤清器、空气流量计2、增压器3、打气泵5,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空气滤清器位于发动机一侧,所述打气泵5安装在发动机1的一端,所述增压器3安装在发动机1上背离空气滤清器的一侧,所述空气流量计2位于空气滤清器与增压器3的中间且安装在发动机缸盖罩顶的上方,所述空气滤清器的出气口安装有连接管6,所述连接管6上设有分支接头7,所述连接管6的出气口通过管道与空气流量计2的进气口连接,所述空气流量计2的出气口通过管道与增压器3的进气口连接,所述分支接头7通过管道与打气泵5的进气口连接;
[n0007] 优选的,所述发动机1的上方安装有支架8,所述空气流量计2安装在支架8上;
[n0008] 所述支架8包括安装板8-1和安装框架8-2,所述安装框架8-2位于安装板8-1的一侧,所述安装框架8-2为弧形架,在其上方设有安放空气流量计2的安放槽8-3,所述安放槽8-3为半圆形槽,所述安放槽8-3上下两端的安装框架8-2上均设有固定空气流量计2的安装孔B8-4,所述安装板8-1远离安装框架8-2的一端设有将整个支架安装在发动机节温器盖上的安装孔A8-5;
[n0009] 优选的,所述发动机1上安装有抱箍支架9,所述连接管6安装在抱箍支架9上;
[n0010] 所述抱箍支架9包括安装在发动机1上的竖直杆A9-1,所述竖直杆A9-1的上端有与竖直杆A9-1垂直的水平杆9-2,所述水平杆9-2的另一端安装有与竖直杆A9-1平行的竖直杆B9-3,所述竖直杆B9-3的上方安装有抱箍9-4,所述连接管6安装在抱箍9-4中,所述竖直杆A9-1的下端设有安装孔C9-5,所述抱箍9-4的下端设有连接块9-6,所述连接块9-6上设有安装孔D9-7,所述竖直杆B9-3的上方设有安装孔E9-8,所述安装孔D9-7与安装孔E9-8同轴,通过螺栓固定;
[n0011] 优选的,所述连接管6为钢管,分支接头7为弯头;
[n0012] 优选的,所述连接管6与空气流量计2之间的管道、所述空气流量计2与增压器3之间的管道横跨在发动机上;
[n0013] 优选的,所述连接管6与空气流量计2之间的管道、所述空气流量计2与增压器3之间的管道、所述分支接头7与打气泵5之间的管道均为胶管。
[n0014] 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进气管路布置结构,将空气流量计安装在发动机缸盖罩顶上方,将空气滤清器布置在增压器对侧,大大节约了布置空间,使整车布置更加紧凑,同时打气泵的进气口设在空气流量计和空气滤清器之间,不仅缩短了连接管路,而且不影响空气流量计对发动机实际进气量的测量。
[n0015]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n0016] 图2:图1中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n0017] 图3:图2支架的安装示意图;
[n0018] 图4:图1中抱箍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n0019] 图5:图4中抱箍支架的安装示意图;
[n0020] 图中:1、发动机, 2、空气流量计, 3、增压器, 4、尾气处理器, 5、打气泵, 6、连接管, 7、分支接头,8、支架, 8-1、安装板,8-2、安装框架, 8-3、安放槽, 8-4、安装孔B, 8-5、安装孔A,9、抱箍支架, 9-1、竖直杆A, 9-2、水平杆, 9-3、竖直杆B, 9-4、抱箍, 9-5、安装孔C, 9-6、连接块, 9-7、安装孔D, 9-8、安装孔E。
[n0021]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n0022] 需要说明的事,当元件被称为“安装于”“固定于”或“设置于”、“铺设于”、“设有”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另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的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落”、“水平”、“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n0023]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n0024] 实施例1。如图1所示的一种发动机进气管路布置结构,包括空气滤清器、空气流量计2、增压器3、打气泵5,所述空气滤清器位于发动机1的一侧,安装在整车连接的固定支架上,图中没有示出,打气泵5安装在发动机1的一端,所述增压器3安装在发动机1上背离空气滤清器的一侧,所述空气流量计2位于空气滤清器与增压器3的中间且安装在发动机1缸盖罩顶的上方,所述空气滤清器的出气口安装有连接管6,连接管6为钢管,所述连接管6上设有分支接头7,分支接头7为弯管,所述连接管6的出气口通过胶管与空气流量计2的进气口连接,所述空气流量计2的出气口通过胶管与增压器3的进气口连接,所述空气流量计2与增压器3之间的软管横跨在发动机1上,所述分支接头7通过胶管与打气泵5的进气口连接,所述增压器3的出气口通过管道连接有尾气处理器4;
[n0025] 所述发动机的上方安装有支架8,所述空气流量计2安装在支架8上;
[n0026] 所述支架8,如图2-3所示,包括安装板8-1和安装框架8-2,所述安装框架8-2与安装板8-1为一体,位于安装板8-1的一侧,所述安装框架8-2为弧形架,在其上方设有安放空气流量计2的安放槽8-3,所述安放槽8-3为半圆形槽,所述安放槽8-3上下两端的安装框架8-2上均设有固定空气流量计2的安装孔B8-4,所述安装板8-1远离安装框架8-2的一端设有将整个支架安装在发动机节温器盖上的安装孔A8-5,安装板8-1的安装孔A8-5与发动机节温器盖上的安装孔相对应,通过螺栓将整个支架8固定在发动机上,所述空气流量计2安装在安放槽8-3中,通过安装在安装孔B8-4中的螺栓将空气流量计2固定住;
[n0027] 所述发动机上安装有抱箍支架9,所述连接管6安装在抱箍支架9上;
[n0028] 所述抱箍支架9,如图4-5所示,包括安装在发动机1上的竖直杆A9-1,所述竖直杆A9-1的上端有与竖直杆A9-1垂直的水平杆9-2,所述水平杆9-2的另一端有与竖直杆A9-1平行的竖直杆B9-3,所述竖直杆A9-1、水平杆9-2、竖直杆B9-3为一体,所述竖直杆B9-3的上方安装有抱箍9-4,所述连接管6安装在抱箍9-4中,所述竖直杆A9-1的下端设有安装孔C9-5,所述抱箍9-4的下端设有连接块9-6,所述连接块9-6上设有安装孔D9-7,所述竖直杆B9-3的上方设有安装孔E9-8,所述安装孔D9-7与安装孔E9-8同轴,通过螺栓固定;
[n0029] 本实施例的发动机进气管路布置结构,空气经过空气滤清器,经过过滤之后进入连接管6,一部分从连接管6经过胶管进入到空气流量计2,一部分从分支接头7即弯头进入胶管再进入打气泵5,空气流量计2对经过的空气进行计量,然后进入增压器3,进入增压器3的空气进行做功循环之后通过管道进入尾气处理器4,经处理后排出;空气滤清器与增压器分别位于发动机的两侧,中间的连接软管横跨在发动机上,节省了布置空间,打气泵与空气滤清器位于发动机同侧,不仅缩短了连接管路,而且还能保证空气流量计对发动机实际进气量的测量。
[n0030]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Claims (8)
[0001] 1.一种发动机进气管路布置结构,包括空气滤清器、空气流量计(2)、增压器(3)、打气泵(5),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滤清器位于发动机(1)的一侧,所述打气泵(5)安装在发动机(1)的一端,所述增压器(3)安装在发动机(1)上背离空气滤清器的一侧,所述空气流量计(2)位于空气滤清器与增压器(3)的中间且安装在发动机缸盖罩顶的上方,所述空气滤清器的出气口安装有连接管(6),所述连接管(6)上设有分支接头(7),所述连接管(6)的出气口通过管道与空气流量计(2)的进气口连接,所述空气流量计(2)的出气口通过管道与增压器(3)的进气口连接,所述分支接头(7)通过管道与打气泵(5)的进气口连接。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进气管路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的上方安装有支架(8),所述空气流量计(2)安装在支架(8)上。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发动机进气管路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8)包括安装板(8-1)和安装框架(8-2),所述安装框架(8-2)位于安装板(8-1)的一侧,所述安装框架(8-2)为弧形架,在其上方设有安放空气流量计(2)的安放槽(8-3),所述安放槽(8-3)为半圆形槽,所述安放槽(8-3)上下两端的安装框架(8-2)上均设有固定空气流量计(2)的安装孔B(8-4),所述安装板(8-1)远离安装框架(8-2)的一端设有将整个支架安装在发动机节温器盖上的安装孔A(8-5)。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发动机进气管路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上安装有抱箍支架(9),所述连接管(6)安装在抱箍支架(9)上。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发动机进气管路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抱箍支架(9)包括安装在发动机(1)上的竖直杆A(9-1),所述竖直杆A(9-1)的上端有与竖直杆A(9-1)垂直的水平杆(9-2),所述水平杆(9-2)的另一端有与竖直杆A(9-1)平行的竖直杆B(9-3),所述竖直杆B(9-3)的上方安装有抱箍(9-4),所述连接管(6)安装在抱箍(9-4)中,所述竖直杆A(9-1)的下端设有安装孔C(9-5),所述抱箍(9-4)的下端设有连接块(9-6),所述连接块(9-6)上设有安装孔D(9-7),所述竖直杆B(9-3)的上方设有安装孔E(9-8),所述安装孔D(9-7)与安装孔E(9-8)同轴。
[000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发动机进气管路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6)为钢管,分支接头(7)为弯头。
[000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发动机进气管路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6)与空气流量计(2)之间的管道、所述空气流量计(2)与增压器(3)之间的管道横跨在发动机上。
[0008]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发动机进气管路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6)与空气流量计(2)之间的管道、所述空气流量计(2)与增压器(3)之间的管道、所述分支接头(7)与打气泵(5)之间的管道均为胶管。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CN100520045C|2009-07-29|用于汽车内燃机的进气滤清器
CN214330777U|2021-10-01|一种发动机进气管路布置结构
CN100394019C|2008-06-11|一种引擎的进气结构
USRE31877E|1985-05-07|Air intake conduitry for a motorcycle
JP4235946B2|2009-03-11|エンジンの吸気構造
CN201100161Y|2008-08-13|机动车尾气净化、降噪装置
RU144907U1|2014-09-10|Впускная система для двигателя
CN104047778B|2016-08-31|通用发动机的废气净化装置
CN209398519U|2019-09-17|进气模块及汽车
CN212757502U|2021-03-23|一种柴油车尾气处理液生产用提炼装置
CN214366453U|2021-10-08|一种发动机进气系统
CN203717311U|2014-07-16|一种集成式车用scr系统尿素泵
CN214247546U|2021-09-21|空滤出气管
CN213598097U|2021-07-02|一种进排气系统布置在顶端的v型发动机
CN201053364Y|2008-04-30|油气分离式发动机进气歧管
JPH06272551A|1994-09-27|自動二輪車の二次空気装置
CN211287932U|2020-08-18|一种重卡进气系统及车辆
CN208686497U|2019-04-02|一种空滤出气管
CA2073306A1|1993-02-20|Air intake arrangement
CN206513475U|2017-09-22|一种具有三级排水功能的发动机进气系统
CN205840994U|2016-12-28|一种增压器管路结构及增压器
CN213478549U|2021-06-18|一种带接油盘的燃油滤器支架
CN207332998U|2018-05-08|一种排烟管
CN1063521C|2001-03-21|汽车油箱供回油管结构
CN208870684U|2019-05-17|多功能水滤清器座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021988212.2U|CN214330777U|2020-09-12|2020-09-12|一种发动机进气管路布置结构|CN202021988212.2U| CN214330777U|2020-09-12|2020-09-12|一种发动机进气管路布置结构|
[返回顶部]